塞戏又叫“格五”、“蹙戎”,是春秋战国时期兴起的一种棋类游戏。
塞戏游艺最早见于《庄子·骈拇》的记载,文中说:“问谷奚事,则博塞以游”,这里的“塞”即“塞戏”。到了汉代,又称为“格五”,据史籍记载,当时许多大臣都有格五之好。《汉书》卷六十四《吾丘寿王传》说吾丘寿王“年少,以善格五召待诏”。东汉的梁冀也是以好游戏著称于史,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说他“能挽满、弹琴、格五、六博、蹴鞠、意钱之戏”。
到了唐代,唐人仍行格五之风,皮日休有诗云“格分明占靓妆”,杜甫也有“咸阳客舍一事无,相与博为欢娱”之咏,其中“格”以及“博”中的“”指的都是塞戏,也就是格五。到了宋代,塞戏已基本失传了,南北宋之间人李清照所著《打马图经·序》就说:“长行、叶子、博、塞、弹棋,近世无传。”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卒于宋建炎三年(年),她悲痛欲绝,为了排遣忧愁,用了很大的功夫在游戏上面,“近世无传”的话出自李清照之口,是可信的。塞戏棋局在古代文献中,常以“博”、“”并称,然而,篡与博有着根本的区别。凡是博戏,无一不用骰子(或箸、琼等),而塞戏则不投琼,只行棋,因此,塞是典型的棋游戏。清人郭庆藩疏《庄子·骈拇》云:“行五道而投琼日博,不投琼日塞。”说的再清楚不过。
关于塞戏的行棋方法,东汉边孝先所写的《塞赋》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,其中赋云:“本其规模,制作有式,四道交正,时之则也。”运棋时“行必正直,合道中也,趋隅方折,礼之容也。”又说:“局平以正,坤德顺也。”说因棋局仿四时而绘为方形,局道垂直相交,因此行棋时才能正直。边赋又提到棋子,说:“棋有十二,律吕极也人操厥半,六爻列也赤、白色者,分阴阳也乍亡乍存,象日月也。”他以音乐上的十二律解释塞棋为什么设置十二个棋子,十二个棋子每人六枚,就象八卦中重画的六爻一样。又以阴阳的宇宙观解释何以分十二棋为红、白两种颜色。行棋时忽兴忽亡,犹如太阳昼出夜入,月亮夜明昼暗一样。
关于塞戏的棋局,在西汉墓葬中曾出土过两种稍为不同的形制。第一种,见于湖北云梦西汉墓中,棋局长厘米,宽厘米,厚两厘米。正面白地规矩纹,与六博棋完全一样,惟一不同的是没有博箸。棋盘四周绘有红漆一道,背为素面,四个侧面用红漆绘有几何纹或植物纹图案。这可能是较早期的一种塞戏第二种,见于甘肃武威县磨嘴子汉墓,有对博彩绘木俑两件和棋盘一件。其中棋盘为黑色彩底,棋局绘白色“规矩形”图案,与六博棋局图案略有不彩绘塞戏木俑同。盘左一俑,由白黑两色漆绘,穿着长袍,梳圆髻,右臂向前下方伸出,拇、食两指握长方形的木棋子,正在举手行棋。盘右一俑与左俑形态大致相仿,右手放在膝上,左手举在胸前,正在凝视对方落棋。
塞戏的棋子在汉代出土的棋局中见有龙、虎两种形制。
塞戏到了唐代似有所分化,有一种每人执五枚棋子的棋戏,唐人叫它“蹙戎”,实际上就是汉人所谓格五,但略有变化。唐人段成式《酉阳杂俎》续集卷四《贬误》这样认为:“小戏中于弈局一枰,各布五子角迟速,名‘蹙融’。予因读《座右方》,谓之‘蹙戎’。”宋张表臣《珊瑚钩诗话》卷二也说:“奔棋取一道,人行五子,谓之‘蹙融’。融者,戎也。……庾元规日:‘蹙戎者,今之蹙融也。汉谓之格五。取五子相格之义以名之耳。’”由这里我们知道塞戏到了唐代又叫“蹙戎”,别写作“蹙融”。蹙戎的棋子数已由十二枚减为五枚,盘则以弈棋局(即围棋)为之,玩时仅取其中一道,双方列子棋上。不过这时的行棋方式已有着一些时代特点,且更为普及了。
到了明清之时,民间仍流行着蹙融,明·谢肇氵制《五杂俎》,清·翟灏《通俗编》均有记载。《通俗编》卷三十一这样描述当时塞戏的行棋方法:“……今儿童以黑白棋各五,共行中道,一移一步,遇敌则跳越,以先抵敌境为胜。即此。”由这一对塞戏的描述来看,明清变易之后的塞戏,与后来流行的跳棋游戏极为相似,应是古代很有特点的一种棋类游艺。
六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