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使车子顺利到达目的地,如果车子不走了,问题不在车子,而在拉车的牛;同理,惠能告诫世人:“道由心悟,岂在坐也?”参禅悟道时,若过于执着于坐禅的仪式,是心外求法,故惠能说:“若言如来若坐若卧,是行邪道。”
只有从心入手,去除一切执着,“无所从来,亦无所去,无生无灭”,顿悟自心本来清净,与佛无异,此心即佛,这就是“如来清净禅”。
简曰:弟子回京,主上必问。愿师慈悲,指示心要,传奏两宫,及京城学道者。譬如一灯,然百千灯,冥者皆明,明明无尽。
师云:道无明暗,明暗是代谢之义。明明无尽,亦是有尽,相待立名。故《净名经》云:『法无有比,无相待故。』
简曰:明喻智慧,暗喻烦恼。修道之人,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,无始生死,凭何出离?
师曰:烦恼即是菩提,无二无别。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,此是二乘见解,羊鹿等机;上智大根,悉不如是。薛简说:弟子我回到京城,太后、皇上必然问起大师的教法心要,希望大师慈悲为怀,给我开示最精要的法义,我好表奏两宫,以及京城参学佛道的人士。这好比一盏灯点燃千百万盏灯,灯灯相续,慧焰不息,无穷无尽。
六祖惠能说:道没有明、暗的分别,光明和黑暗的意义是相互代谢,互为依存。说光明永无穷尽,也是有尽,因为光明和黑暗是互相对立、互为条件所建立的一对概念。《净名经》说:“佛法是无可比拟的,因为没有对待的缘故。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薛简说:光明譬如智慧,黑暗譬如烦恼。修道人如果不用智慧的光去照破无明烦恼,如何能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呢?